关键词: 民生新闻 以民为本 有效传播
近几年,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已经成为电视、报纸等媒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民生新闻关注民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彰显服务民生、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受到观众和读者的广泛认同和空前欢迎。但随着民生新闻的兴盛,平庸化、琐碎化、娱乐化、同质化等问题也相伴而生,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为进一步丰富内涵,拓展空间,提升品质,充分实现有效传播,笔者以报纸民生新闻为例,重点谈谈民生新闻应该努力把握好的几种关系。
一、 小民生和大民生
民生新闻倍受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民生内容、民生题材。民生新闻的题材,既包括小民生,也包括大民生。所谓小民生,可以看作是狭义的民生新闻,就是传统的关乎百姓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方面的新闻,为百姓提供资讯和服务;而大民生是广义上的,包含着“国计”,是从百姓生活的角度反映国家的方针政策。比较说来,小民生是初级形态的民生新闻,偏重于展示平凡生活的“原生态”,努力在普通人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经历和境遇中挖掘戏剧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大民生则是在时代背景下,通过设置公共议题,由感性的生存体验深入到民众的精神生活领域,由解决一家一户具体的纠纷不断升华为化解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如果说小民生强调的是新闻内涵的话,那么大民生则强调的是新闻的视角。”民生新闻应该以小民生为基础,突出实用性和服务性,还要以大民生为突破口和发展出路,更充分地发挥新闻守望环境、进行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联系时下的新闻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小民生仍然是民生新闻的主力军,题材大多局限于社区、街道以及家庭生活,展现一幅世俗生活的全景图。表面上看,它再现了原汁原味的生活,达到了具体的事件真实;实际上则因为平面化、琐碎化,因为失去了世俗生活所应保持的神圣的未来向度,而偏离了时代的面貌。“不加筛选、不分主次地罗列、堆砌事实,新闻的真实度也要降低。”新闻是群众欲知、应知、未知的事实报道,满足于街谈巷议、家长里短,新闻将陷入琐碎叙事的误区。题材平庸化颠倒了新闻事实主次轻重的关系,消解了新闻价值,遮蔽了新闻传播的“社会能见度”,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埋下了“同质化”的隐患。
要避免内容雷同和琐碎化,应该多层面地关注民生,比如从民生角度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民主法制建设,解读国家政策,反映百姓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民众参政议政,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等等,也就是不断扩大报道空间,将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等民生化,实现由小民生到大民生的自我超越。当然,这样说没有要把小民生拒之于门外的意思,而是强调不能只局限于生活消费类层面,不能降低应有的品质与格调,以至于弱化新闻的引领、导向的功能。
二、市民和农民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对民生新闻的“生”,理解起来似乎没有歧义,即生存境遇、生活状态、生活空间,但对“民”的认识好像没有完全统一,表现在新闻报道中是对市民的偏爱和对农民的冷落。其实,农民和市民一样,都应该成为民生新闻的主体,成为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甚至因为“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因为农民更有可能是弱势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种新闻体裁,不如说是一种传播模式或传播理念,它更多地体现为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在执政为民的大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对曾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官本位新闻、启蒙教化新闻的反叛,是站在民众的立场反映民众的生活、关心民生的疾苦。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一些城市的党报民生新闻中,“三农问题”已经成为被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在民生新闻的整体格局中,有关农民(包括“新市民”)的报道还远未达到“半边天”的程度,除了数量少,还表现为在现有的报道中不是以农民为主体,不是以农民为主角,而是写到了菜篮子,连带到农民;写到水果丰收连带到农民;甚至是写到了灭鼠药的研制和效用连带到农民。另外,相关新闻中的农民形象,常常是负面形象,是贫穷和愚昧,是与都市现代生活的格格不入,而有意无意间忽视、淡化了他们的善良、勤劳和朴实。如果说由菜篮子连带到农民是以市民为主看农民,那么单侧面地聚焦于负面形象,则是先入为主看农民,是刻板成见的表现。
受版面限制,农民新闻(包括“新市民”新闻)和市民新闻在数量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比例失调的结果是在我们的媒介景观中,农民被边缘化、农民还是旁观者。媒介的议程设置与真实的现实生活发生了偏差。报载,2006年底,中央党校“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部分学员进行的调查显示,收入差距过大、“贫富悬殊”是当前最不和谐的社会因素、最大的社会风险。这收入差距过大、“贫富悬殊”中处于“贫弱”地位的,明显包括农民,或者说主要是农民。解决“三农问题”还是任重道远。民生新闻的“新农村报道”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严格说来,民生新闻是关注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新闻,是反映老百姓喜怒哀乐的新闻。它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层面。比较说来,物质层面的有关衣食住行的信息,在民生新闻中,得到了更为充分、更为具体的反映,包括房屋拆迁、交通治安、气象状况、菜篮子工程、求医问药、物价浮动、消费维权、人才招聘和下岗再就业等,为民众生活提供了参照标准和行动坐标。仅以“食品安全”问题为例,在2006年下半年里,不同新闻媒体都报道了“红心蛋”、“多宝鱼”、“瘦肉精”等问题,体现出鲜明的实用性和服务性。但与之相比,精神层面的报道还明显处于下风,难成气候。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拓展内涵、实现自我转型的途径之一,应该是“从对民众生活的‘原生态’的描述转入对民众精神生活和心理生活的表现”,以深刻地反映出当代中国人精神面貌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心理生活同样是新闻资源的富矿,他们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民主精神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感等,蕴涵着丰富的新闻价值,应该得到更为充分的反映。
新闻报道在告之以事的过程中,还传承文化道德理念,实现审美享受和休闲消费,“大众传媒所具备的娱乐功能使其成为公众休闲的重要手段”,“大众传媒既是重要的舆论工具,又是典型的休闲文化”。人们视听新闻,也不是仅仅为了“解惑”和“解气”即拨云见日,释疑解惑;抨击丑恶,伸张正义,还包括“解闷”,也就是为了“找乐”。新闻工作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应将笔触伸向人们的心理世界、精神世界;新闻作为人民生活的教科书,不可或缺的章节就是满足受众休闲需求的娱乐。民生新闻强调民本意识、民生情怀,更需要反映“民心”和“民声”,培养高尚的情趣。当然,新闻需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需求,包括合理需求与不合理需求,当下需求与长远需求。新闻是社会文化规范的重要载体,不能迎合低级趣味以至于娱乐之风盛行,甚至是媚俗。
四、预警和报平安
新闻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监测社会环境,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引导人们趋利避害。民生新闻表达民意,是公众意见交流的平台。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安全阀”,它搜集舆情并通过反馈机制,实现下情上达或上情下达,对于消除偏见和误解、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时下的民生新闻中,发布预警信息的新闻并不在少数,涉及到生计来源、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等不同的层面。具体说来,类似于就业形势的紧张严峻、弱视群体的生存困境、消费者遭遇不法商家和伪劣假冒商品的尴尬和无奈、社会治安和环境保护问题的迫在眉睫等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而且很多新闻标题本身就带有“警钟”、“警示”、“小心”、“提醒”等字眼,很好地发挥了社会雷达的预警作用。有待商议的不是这些预警信息少,而是报平安的信息有些多。这些报平安的信息带有鲜明的“时令”性、周期性,常常着眼于社会上突发的危机,采用“问题(危机)——相关部门检查——未发现问题(危机)——可以放心大胆使用(或食用、购买等)”的模式,仿佛是在“更夫巡夜”,边巡视边高喊“没有事喽,没有事喽”。以上文曾经提到的“红心蛋”问题为例,我们不难见到这样报平安的消息:某某市场未见河北“红心”鸭蛋;某某工商部门检查结果显示:抽检咸鸭蛋都是合格品;市质监局开展鸭蛋买样突击检查——未发现苏丹红残留;质监部门发布检测结果:暂扣鲜鸡蛋不含苏丹红等等。当然周边地区市场上出现“红心蛋”,地方传媒有必要告知百姓当地的市场信息,但要适可而止,还要精选报道角度。不能因为有的学校学生食堂发生爆炸案、发生食物中毒的事件,马上就报道我们学校的食堂未发生爆炸案、未发生食物中毒的事件。从一般意义上说,是“有事有新闻”,如果“无事有新闻”,一定是人们对某种合乎规律的事情的预期与现实之间出现了反差、错位。新闻的定义之一是不同寻常,新闻具有反常性、变异性,合乎常情的属于常态下的常人、常事,严格说来不是新闻。另外,过多刊载事后报平安的消息,也有可能让人产生“雨后伞”、“马后炮”的印象。新闻应该立足于独特的发现,而且最好体现前瞻性、引领性。
五、专家视角和平民视角
民生新闻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同样是讲故事,存在着一个“谁”在讲的问题。具体说来,民生新闻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还要进一步做到由“老百姓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就涉及到视角的问题。视角是“谁在看”、“通过什么看”。传统的报道多为专家视角、业内人士的视角,体现为“专家模式”,常常是“据专家预测”、“据专家分析”,老百姓很少有话语权。民生新闻着力反映百姓生活的原生状态,越发讲求接近性、亲近性,应该善于从民生的角度、从百姓的视角、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去选择民众普遍关注的新闻事实。也就是不能由专家唱独角戏,要在新闻的舞台上看到群众的亮相、听到群众的声音。这声音不仅仅是呼声、愿望和要求,还包括标志着话语权的讲故事的声音。
但遗憾的是,报纸民生新闻的叙事还大多停留于专家视角,不像电视民生新闻那样,更多的时候是以老百姓的眼光来发现生活的真善美或假恶丑。在这一点上,报纸民生新闻应该学习、借鉴电视的叙事手法,实现由专家视角到平民视角的转换。以上述的预警信息为例,如果报道“消协警示——小心劣质家具‘七大隐患’”,转换的方法是不写消协,写消费者;不写“面”上的“七大隐患”,写“点”上的具体个案; 再如“警方提醒一一电话网络短信陷阱屡屡坑人”,不能仅仅满足于从警方获取的概括性材料,而要顺藤摸瓜,找到电话网络短信陷阱的受害者,让他们现身说法。这样做,当然也会增大报道的难度,至少是采访上的难度。
为什么要讲求视角的转换呢?民生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平民视角;平民视角能够增强作品的可读性;视角常常和聚焦相关联,视角决定着“什么被看”,决定着信息资源的开发方向和所能达到的深度。视角不同,聚焦点也常常不一样;如果“专家叙事”居于强势地位,就意味着“平民”的失语。“平民”只作为叙事的对象而不能成为叙事的主体,就不可避免地丧失其自身的自在性,而只能成为受动的、屈从的对象性存在。从个人的角度讲,这是身份感和归属感失落后的精神家园的迷失;从叙事文本的角度说,这是富有个性棱角的鲜活记忆丧失后,“专家”外表所掩饰不住的抽象和残缺。
这样说,没有排斥专家视角的意思,而是应该尽量将理性化的专家视角和感性化的平民视角相融合。
六、 静态讲述和动态展示
从一般意义上说,新闻要展现不要讲述。美国学者梅尔文·门彻引用列夫·托尔斯泰的话说“我不讲述、我不解释、我只是展现,让我的角色替我说话。”他强调,“托尔斯泰的原则在新闻编辑室内普遍适用”,“优秀写作的基本原则:要展现,不要讲述。”⑤民生新闻的独特内涵除了体现在民生题材、平民视角,还应该包括民众风格。这民众风格要体现为选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采用有别于正襟危坐的故事化的表达来报道有关民生的内容。所以,与一般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相比,民生新闻不能仅仅满足于静态讲述,而更需要动态展示。
讲述与展示,有着明显的区别,有时候在消息的第一句话甚至是第一个词语中就已显露端倪。比如“记者获悉”、“据介绍”、“据了解”、“有关人士表示”、“知情人透露”等,它们一方面是在交待新闻线索、新闻来源,一方面也表明记者所采用的叙事方式是“讲述”。仿佛在读者面前明晃晃地站着一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叙述者。这种方式尽管不失权威性和真实性,但难免生硬,也不够亲切、生动。现在的新闻越来越注重以个人化的不无戏剧性的遭遇来直观再现新闻的情境,为的是体现人情味,让读者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缩短新闻事件和读者的心理距离。
民生新闻的民众风格,落实在具体的报道中,应该是不同叙事手法的灵活运用,比如变“倒金字塔结构”为时间顺序式结构、悬念式结构;变全景式的扫描为微观具体的再现;较多运用直接引语和描写手法;注重细节等,当然也包括上文所提到的平民视角的运用。
动态展示,使新闻记者隐身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背后,使新闻更具现场感,读者仿佛可以和新闻中的人物亲历事件的过程,因此更为自然、生动,更具有可读性。反观那些习惯于静态讲述、写法陈旧老套的民生新闻,因表现样式的呆板单一、模式化,以至于达到板板六十四的程度,不可避免地会妨碍新闻的有效传播。
除上述几种关系之外,民事新闻还应该注意把握好报喜和报忧、反映和引导、定向聚焦和散点透视(即追踪具有舆论韧性的社会问题和捕捉突发性的热点问题)等方面的关系,这里不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