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回想一下,少年百度都有啥烦恼:竞价排名抗议事件、闪电裁员事件、与天极网和搜狐的口水战,最后连遇害的女员工都被拿出来恶炒,把06年的百度还真折腾够呛。
今年,百度长大了,青年百度又有啥烦恼呢?
第一个当推报告门
今年6月,北京正望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搜索质量盲测评估报告》称谷歌(Google)的中文网页搜索的质量领先于百度,正望咨询总裁兼首席分析师吕伯望,称谷歌中文搜索技术比百度更强。吕伯望和他的搜索报告随后就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而百度选择了拒绝对该报告作出评价。
那么百度的搜索质量到底如何?最近宏基和联想收购案中有一个关键人物“许立信”,宏碁与Gateway最近完成并购,不但取代了联想在全球的第三大个人计算机制造商地位,同时也可能完全阻断联想收购Packard Bell的计划,而美籍华人“许立信”正是Packard Bell的所有人。
由于许立信做事低调,因此在互联网上的照片很少,而这恰恰能测试一些搜索引擎的水平。笔者在百度图片中搜索“许立信”,结果是玩具图片。在搜狗图片搜索中找到两张的许立信的照片。在google中找到两张头像,和一些相关的图片,结果不少,真正相关的就前面两个。
笔者在其他的搜索引擎中如腾讯搜搜、和网易有道中均未搜索到许立信的照片(截止到8月30日晚)。从这几个搜索引擎对热点人物的图片搜索结果可以看出,百度图片搜索尽管有结果,但相关性太差;谷歌的结果很多,高度相关的也比较全;搜狗虽然结果比较少,但相关度较高。
或许,一个名字的搜索不具有什么代表意义;或许图片搜索只是搜索流量中很少的一部分。但,作为一个热点事件的热点人物图片,在百度中竟然没有收录,这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想吕伯望的盲测结果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第二个烦恼是 百度的分类搜索已成鸡肋
百度从去年开始陆续开辟了一些分类搜索,如少儿搜索、大学搜索、国学搜索法律搜索。在百度世界大会上,还开通了文化搜索。而在此之前,百度更多致力于不同内容形式的搜索,如偏重资讯和时间较近的“新闻搜索”,针对音乐的“MP3”搜索,针对图片的“图片搜索”等等。这些搜索频道往往让用户一目了然,该用哪个搜索非常清楚。可是当百度开通了这些分类搜索之后,反而让用户感到迷茫:如何在几个分类搜索频道和网页搜索中选择成了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用户在搜索“脸谱”的时候,是该用“网页搜索”还是应该用“文化搜索”二者结果是什么关系?交叉还是包含?如果是交叉,那说明两个搜索都有问题,能用网页搜索找到文化搜索之外的结果(主要针对“文化”方面的词汇,如脸谱),说明的问题是:两个搜索都是不全面的;如果网页搜索能搜索到文化搜索的全部结果,那用户凭什么要点到更多里去用文化搜索,而不直接用网页搜索呢?这不是自找麻烦么?
笔者后来观察发现,文化搜索是在所有“文化”类网站中搜索,这正象少儿搜索、大学搜索和国学搜索一样,都是在指定的网站中搜索关键词。分类搜索实质是同类网站站内搜索的聚合。
为什么有了网页搜索还要搞分类搜索?笔者认为,百度每天抓取的页面数量巨大,现有的网页数据库非常庞大,如果在所有的页面中动态搜索某个关键词的资源耗费太大(处理器、硬盘和内存),服务器将难以承受这个压力;如果结果是静态页面,搜索结果就会长时间保持不变,就会降低用户使用的积极性,从而转向专业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让用户先进行一次过滤,然后在缩小范围的网站中搜索结果,以获得速度最快,结果更准而资源消耗的最小化。
看来,百度尽管通过程序进行网页的检索,但搜索的成本正随着互联网内容的海量增长而不断提高,成了百度成长中的又一烦恼。
第三 百度“知道”做广告
百度在搜索结果里做广告,一直被号称不作恶的对手Google所不齿。但百度通过这种广告获得了额外的收益,而这些又让百度可以给中间的渠道商以好处,让整个渠道更加稳定。
但这回,百度在“知道”里也做上了广告。百度知道是个问答式社区,百度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字,寻找最接近的问题和答案。如果说网页搜索里加广告还勉强说的过去,那么,在问题结果里出现“赞助商广告”,就显得有些说不过去了。
百度一次次占用用户的眼球攫取更多的效益,这次是不是太出格了呢?
上市两年的百度已经长大,已经从少年期进入了青年期,笔者从产品的角度发现百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愿百度能早日从烦恼中走出来,早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