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我搞不懂让这些BSP搜集用户的真实姓名、通信地址做什么?是希望再增加一个泄露个人隐私的通道?还是为了满足秋后算账或打击报复之需?所谓自律,照我理解,应该是服务商宣誓自我约束,并请公众予以监督。但用户的注册信息应该包括什么,似乎跟自律无关,倒是明显透露出“律”网民的企图,颇有深意。
去年就有人为博客实名制煽风造势,说博客的语言暴力已经成为一种公害,并举出韩寒等作为例证。不过这个例子实在太弱智,除非他们认为韩寒是个假名字。为了进一步寻求国际援助,他们还把韩国的实名制作为“国际惯例”欣然予以接轨。不过,据报道,韩国的实名制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想,在那些人的骨子里,和谐社会大概是被他们“律”出来的,因为他们是官,我们是民,我们就该被他们管着,一放松,我们就成了“网络暴民”。可问题是,这社会杀人放火之类的真暴力层出不穷,他们不觉得有什么危险,一丁点儿“语言暴力”,就伤害了他们脆弱的心灵,惟有“律”了博客方才安心,可真是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好在,这只是一份“自律”公约,有BSP愿意律,就让他们律好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而且,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中国互联网网络版权自律公约”、“互联网地址注册服务行业自律公约”、“北京网络媒体自律公约”、“北京市无线移动增值服务行业(SP)自律公约”等等千奇百怪、数不胜数的“自律公约”,就像那无数的婊子的牌坊,总被雨打风出去,除了留下一点笑谈,基本上没人真的拿它当个玩意儿。如果他们真的能自律,还会有这么些个“自律公约”吗?
所谓官方,总得开开会,发发奖,制定个自律公约啥的,都属于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没了这些事儿,不就成了尸位素餐了。所以,《博客服务自律公约》也是一项日常工作的成绩,放在那儿,等它和别的“自律公约”一起,慢慢落满灰尘,就没人再提这茬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