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源于爱好
张涛2003年元旦回国,虽然当时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但觉得太按部就班,和自己的太太商量以后决定创业。
当时国外比较成熟的模式国内都有了,新浪、百度、携程已经做得很好,张涛想探索一个在中国可以做起来的新模式。
张涛那时刚回到国内,觉得找地方吃饭很犯愁,问人也问不出所以然,别人介绍去的餐厅自己去了以后都不是非常满意,报纸的信息也不多,而且含有很多广告成分。由于在国外呆的时间比较长,张涛希望能获得一些公正的但不掺杂太多商业成分的信息,加上自己非常爱好美食,对美食比较挑剔,于是张涛结合了自己的兴趣,开始了网站的筹备工作。
太太拿出工资支持
创业之初,张涛并没有什么创业资金,反倒欠了很多钱。张涛和他的太太是同学,他俩在美国读书时总共贷了10多万美金,回国没地方住,需要买套房子又贷了90万人民币。当时俩人刚MBA毕业回国,太太在通用电器找了份工作,于是张涛和太太商量用她赚的钱先支持一下自己。他的太太也喜欢美食,而且互相默契,所以相当支持他的创业尝试。太太每个月从工资里拿出几千块钱,当时并没有一笔固定的资金投下去。
张涛开始做这个项目只是一个设想,对大众的实际需求并不了解。他认为中国人跟美国人相比不是非常外向,这个平台推出来到有没有人评论,会不会出现只有人看,没有人写的尴尬局面,自己心里一点都没谱,所以张涛想先看一下反馈如何,如果做一两个月没什么起色就准备换一个项目做。
“逼迫”亲朋点评
虽然一开始张涛没什么钱,但他认为第二拨创业对资金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尤其是对像大众点评网这样的网站,对带宽、硬件、人员的要求比较低。当时网站只有他一个人,不需要付工资。于是他自己做了一个网页,搜集了一些餐馆信息,找到了可以评论的“靶子”后,“逼”着高中同学和亲戚朋友到上面去评,再让他们邀请其他朋友去评论。
刚开始张涛并不期望会有1万或10万的人来注册,而是想知道别人会否评价,评价出来的质量如何。就这样,张涛“逼迫”出了一两百人来做点评,他开玩笑地说,点评的回报就是请这些人吃饭,吃完了一家餐馆紧接着让他们再评。
获得第一笔风投
张涛做大众点评网之初,很多朋友第一反应是这个网站挺有意思,但因为这个网站和吃喝玩乐有关,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是个闹着玩的东西。当时web2.0还没有兴起,张涛不断地跟人沟通,向别人解释这个网站可以做得很大,但由于缺乏web2.0的概念,很多人对此不能领悟,真正认识到它的潜在价值的人并不多。
做得稍有起色时,张涛招了两个人,当时给的工资并不高,一个人差不多两三千元,他陆陆续续又从亲朋好友那筹措了一些资金,在风投进来前投入了大概一两百万元。
说起大众点评网获得的第一笔风投,张涛觉得正好机缘巧合,沈南鹏还在携程任CEO的时候,张涛就通过朋友与他认识了,沈南鹏到了红杉以后,手上有资金需要找项目,正赶上大众点评网在做融资,于是俩人一拍即合,2005年大众点评网获得了来自于红杉的第一笔风投资金。
创业先做好产品再做营销
提起产品和营销,张涛认为,很多互联网公司刚开始其实就是个产品类公司,最重要是先把产品或技术做好,比如产品的界面设计,用户流程等。他最近和很多网站做过沟通,认为google、雅虎、百度这样成功的网站,创始团队往往都是两到三个人,一个人偏前台用户,一个人偏后台技术,两三个人加起来是一个产品组。在初期他们做的是产品经营,这个阶段营销并不重要,更多的是在积累原始用户,特别是web2.0类的网站,产品都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做营销是不现实的。
但张涛指出,营销并非不重要,而要看是什么项目,处于什么阶段,如果是个营销类的公司,比如阿里巴巴,虽然是做互联网,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销售类公司,肯定会更侧重营销。
张涛建议新的创业网站只有产品做好了,再逐步发展营销并加以推广。
考虑三年左右上市
大众点评网正处于上升阶段,张涛表示,公司做大了,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公司,一旦公司拿了风险投资,就要有退出的打算,否则风险投资商不会投资,而且不退出的话,对风险投资商也不尊重。退出有几种方式,最理想的退出是上市,因为回报会比较高,但上市需要有一个规模,对互联网的公司来说,规模应该在3000万到5000万美金。
张涛明确表示,上市肯定不是今年或明年,最起码需要三年时间,目前还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先要观察这两年大众点评网的发展情况,看规模到底可以做到多大。
张涛透露,大众点评网的第二轮融资融资目前已经做完,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的融资金额和风险投资商,但他表示红杉也参与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定位是信息分享平台
大众点评网创立之初选择从上海本地餐饮入手,吃喝玩乐里美食排在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块,中国自古“民以食为天”,因此美食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但张涛表示,网站创建时的定位就不是仅做成一个美食网站,而是做成一个承载娱乐休闲消费的信息分享平台,因此从网站的命名就可以看出,为什么当时没有叫做“大众美食网”。
张涛说,94年出国前吃饭没什么选择,吃饭本身就是一个享受,基本都是在家附近找一个餐馆就可以了,去哪家餐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外面吃饭了。现在在外吃饭太正常不过,选择哪家餐馆就变得极为重要,所以这个网站如果在94年做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但再过10年全国各大城市发展水平会越来越接近,这个网站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大。
大众点评网目前已从从上海扩展到200多个二线城市,信息比较全的有40多个城市,内容从餐饮扩展到娱乐休闲、生活服务,主要面向有一定收入、有社交需求、愿意提高生活质量的白领。张涛表示,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白领阶层比较大,成都跟这些城市比可能还有差距,但再过三五年,成都肯定会变成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现在大众点评网在各个城市发展情况基本跟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白领人数的多少成正比。
控制虚假信息
很多人对大众点评网的信息公正性存有疑问,如果遇到“托儿”怎么办?或是由于私人恩怨发动一小拨人专门攻击某个餐馆的情况出现了怎么办?张涛说这也是令他们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完全删除这些信息是不可能的,但他们研究了许多防范措施,每个人都会有信誉度评分,没有达到一定的星级,点评不一定会立刻显示,显示的地方也会有所不同。他们花很多人力物力,根据以往的经验从有问题的点评中找出规律,通过一些参数来做技术性筛选,把可疑分子剔除。
对于那些排行比较高的餐馆,有人认为是花钱买来的,张涛说大众点评网不会去收钱做这个排行,这样做对大众点评网的公正性会大打折扣,网站的品质就会出现问题。张涛以美国Craigslist分类网站为例,他说Craigslist创始人现在整天在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剔除网站里的虚假信息。
竞争优势是核心会员
在张涛眼里,大众点评网的商业模式是本地搜索模式,虽然吃喝玩乐的信息可以在google、百度上找到,但搜出的结果可能并不能让人不满意,大众点评网可以使分类信息更细化、人性化。
在盈利模式上大众点评网类似于google、百度,会有赞助商的链接,根据关键字做一些排名,并且拓展了增值业务,比如手机信息包月,还推出了餐饮指南,在互联网之外做些线下的尝试。
许多人会把大众点评网和饭桶网相提并论,但张涛认为两个网站做的东西并不同质,他说饭桶网做得非常不错,但主要是做订餐,很像携程,而大众点评网做的却是社区。
最让张涛自豪的是大众点评网的核心会员,与同类网站相比大众点评网的竞争力是就是这批核心会员,这是他们的最大财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批核心会员相当于大众点评网的员工,义务为大众点评网提供丰富内容。张涛指出,这同时也是壁垒所在,即便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愿意免费提供点评的人最多几万,而大众点评网在这群人里占有率非常高。张涛对大众点评网的核心会员信心十足,他说如果有人想在上海做类似的网站,难度非常大,因为这批核心会员很难被抢走。
互联网是口碑营销的放大镜
大众点评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口碑,张涛把互联网形容为放大镜,以前选餐馆经常是听朋友介绍,口碑是一个非常大的传播渠道。但现在从大众点评网看到的成千上万的信息,把现实生活中的传播效果像放大镜一样放大了十倍或百倍,买车买房也是同理,越来越多的人在线下做消费决定的时候往往先在线上参考,这就是互联网的口碑效应。
对于今后大众点评网会不会开辟新的内容,张涛表示,城市仍是主体,做的内容要适合点评,很多东西都有需求,比如ATM机,但并不是有需求的东西就适合做点评,将来频道细分,开辟新的模块都有可能,但目前没有具体规划,今后的调整仍要跟着用户需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