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目前出现的这种局面,我想应该有几个事实值得重视。不管是气数已尽的“80后创业范本”Mysee、资本玩家陈一舟手下的视频网站uume,还是新进的原搜狐副总裁李善友搞的酷6,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资金来源中很大部分都是风险投资。那为什么Mysee、uume要倒下了,而酷6这样的新进者却能顽强地站住,我想原因在于,失败者背后的VC自身优势不明显,再加上管理者的经验不足,颓势成了必然。
李善友带领的酷6的投资方是美国最老牌的风险投资商DFJ,而且一次投资就是1000万美元,老牌网站土豆网的投资者是国内投资项目最多的风险投资商IDG;而uume的投资方陈一舟的千橡集团尽管获得了联想投资这样稳健投资者的青睐,但资本来源实在太过分散。至于MySee,它的投资方北极光在国内的投资还不是很多,而且,MySee的“80后创业者”高燃尽管红极一时,但在视频网站的“冬天”里,终究不可能像李善友和优酷网的古永锵那样,在网络圈里游刃有余。
但是,是否具备了上面所说的好VC和强势的管理者,视频网站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相信每一个视频网站管理者都不会那么自信。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说明白,走到他们所认定的广告或技术平台服务收入出现真正的规模效应还需要多少时间。而杯水车薪的收入直接导致团队的不稳定和投资者的短期投机心理,那就是何时如何卖掉,但又有多少买家愿意买最最少要1500万美元(古永锵说视频网站最少投资1个亿人民币)的网站呢?两个视频网站的相加,相信从视频总数量到流量,都是1+1<2的结果。那做这样的并购、收购,多少价格能接受呢?这些疑问的存在,导致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大规模交易的出现。
这些目前还在市场里打拼的视频网站,是否真像过去有些人说的都是“孪生兄弟”,你COPY我,我也COPY你呢?事实上,现在要这样说似乎也立不住脚。因为,目前呈现的业态是,在这个市场里有技术型选手,也有内容型选手。分出这样的差别后,一个最自然的推定就是:各有各的活法。尽管对视频网站来说,有很多的客户,有需要做视频的网站,有需要做视频直播的组织,有需要做视频广告的广告主,但究竟哪个能成为真正最大规模的掏钱者呢?每家的观点肯定不一样。
而我认为,网络视频就像电子邮箱一样,尽管未来不可或缺,但向看视频的人收钱那肯定是不现实的,就如同向电子邮箱用户收费目前来看没有任何机会一样。而视频制作的相对高成本与文字的相对低成本,造成了传统视频媒体如电视的相对不充分竞争与传统文字媒体如纸媒体的相对充分竞争局面。但是在网络里,视频网站跟传统网络媒体相比没有不充分竞争优势(除了资本门槛)。制造成本的相对高昂不可能让一家VC制造出来的视频网站,在收入前景未明的情况下,贸然地去学习中央电视台拥有的央视国际这样的原创视频生产者,而内容的同质化最终会演变为对大众流量的争夺,这种争夺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技术优胜。但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开发团队能让大部分视频网站获得独家的技术优势。所以,在网友的原创积极性和可实现性并没有实质性突破的前提下,想尽一切办法做流量成了视频网站目前的核心目标。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这些视频网站还没有把重心放到建造收入模式和扩大收入规模上来,但是在等待收入起来的过程中,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大概是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增加流量了。这样,才会有早期的悠视网积极与央视国际合作,以及最新的酷6网与暴风影音的合作。这些合作尽管从内容方面对视频网站会有所收获,但更主要的是,借用自己的视频技术,去换回更大的流量。这是这些合作背后的目的所在。
当然,这样一个以合作换流量(当然也许还有些收入)的过程,终究不解决实际的问题,想方设法获得更多的广告或技术平台服务收入将是未来2年内视频网站的重点。而广告的争取也许不是美好的预言所能改变的,视频网站所能做的就是迎合广告主或视频技术使用者的要求。但广告主对网络视频中广告的兴趣程度和紧迫性,将左右视频网站发展的命脉。以我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类似网络窄告中的那些垃圾广告开始慢慢在视频网站上出现,这种带点饮鸩止渴的做法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目前还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缺乏对视频传播和广告主需求判断有充分经验的人才,最终将阻滞网络视频广告的创新进程,如果这个进程不能像电视里出现“超女”现象那样,视频网站就有可能会出现窄告这样的困境,流量也会变成一种只能看却不值钱的东西。
这不是最可怕的结果,但这样的结果每个视频网站管理者心里都有准备。所以,在广告和技术平台服务收入之间,不管外界如何说,“两手抓,两手都想硬”的思路将主导短期内视频网站的发展思路,但前提条件是,背后的VC足够相信自己的“儿子”能成长,否则,卖掉将是未来2年内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