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网:康盛创想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社区软件及服务提供商,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经历吗?
李明顺:我们公司ComsenzTechnologyInc.Comsenz即社区体验的意思,是一个定位于社区、与社区有关的一个公司,在社区基础上做更多软件和服务。大到一些网站比如网易、搜狐、天极,一些电视台报社,小到一些地方社区都是用的我们公司的软件。面向个人网站、公益网站和非盈利机构我们是终生免费授权的,对于盈利机构我们是收费的。
我们让网站以非孤立的形态存在,把社区里面所有的问题进行了聚合,不仅能发布一些信息,还引入电子商务的理念,有网店的功能。在论坛里面除了发帖子之外还可以发起一笔交易。假如你经常看一个人的博客,你可能对他的信任程度比其他人要高。我们今天在论坛里也引入了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就像一个连锁,是分散的点。
最初做社区的时候在嘉华D座,只有100多平,很快业务就起来了,然后到C座换成400多平,但也很快就坐满了,就又搬到到现在的B座1000多平,现在又坐满了……
价值中国网:你们有没有把你们的所有客户做一个调查分类和收集,因为这可能很有价值?
李明顺:我们每年在做一个中国互联网社区发展状况的调查分类报告,我们会分析两种人的社区行为和看法。
一个用户群就是社区里的网民,他为什么在社区里面,平时最关心社区的哪个功能,用社区做哪些东西,他的生活怎么样与社区是怎么结合的……我们都关注。比如要买一辆汽车或者一台电脑,有的人或许会第一时间到社区,在无法分辨信息是否可靠的时候,就希望在社区里得到来自消费者的信息,与用过的人分享。
另一个方面我们会调查社区的经营者,他怎样开看待这个社区的意义,能不能运用社区比如说开一个店。有的社区是赢利性质,有的社区是非盈利性质,纯属兴趣。张靓颖的官方网站就用了我们一个产品,访问量非常高。
价值中国网:以你的观察,中国的互联网的发展你觉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李明顺:首先我从网民的角度来说一个观点,中国的互联网网民是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去接受信息时代的跨越。从97年开始到2003年为第一个阶段,被动地接受信息是主流行为。2003年以后是第二阶段,随着社区和web2.0的成熟以及网民的层次度提高,人们主动去接受信息和寻找信息的本能和意愿增加了。以前互联网是一对多的形态,全球互联网最伟大的领袖是雅虎,它的pop就是一个门户,在中国就是新浪、网易,它们给人们提供信息,人们不用去知道信息是从哪里来的,不用去探讨,只能去参与。在今天,中国随着搜索引擎技术以及社区信息的发展,人们进入了一个主动去寻找信息和参与信息的阶段,进入了多对多的形态,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甚至是影响者。
中国与全球的互联网有很大区别,中国前几年被动接受的原因在于中国网民开始的层次度比较低,随着这几年的教育和应用的发展,网民的层次度在不断提高。中国的互联网没有经历过计算机时代,而是一步跨越到了互联网时代。没有经过过比如dos、windows等,而是一步跨入了文字化时代。很多计算机用户一开始就是网民,买计算机就是为了上网。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如果不能上网可能就不会用电脑了。中国网民的整体水平比较低,用软件的能力非常弱,很多复杂的功能无法接受,在美国也许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就能很熟练地运用各种软件。但是这几年的教育有了很大改观。
对于网站角度来说我是这样分析的,以前的网站是二八效应,20%的网站赢得了80%的收益和市场回报,但在今天来说长尾效应会越来越体现其价值。很多的中小网站、地方网站、行业网站纷纷崛起,网民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很多网民去大型网站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更多的去一些小型网站。我们看到今天所有的网站都在走社区化路线,在社区里面生活,因为他们知道以前那种传统的模式已经岌岌可危了。
价值中国网:你认为搜狐所谓的3.0模式的实质是什么?
李明顺:3.0包含了一些社区的产品,这些产品跟应用结合,跟搜索引擎结合,跟校友录结合,其核心还是在一个社区里面。张朝阳也在说他希望网民在搜狐停留的时间要维持要加强,但是挑战还是很大的,因为中小网站、个性化网站都在起来,甚至我们自己都可以建立一个网站。例如我们有一个业务叫5d6d.com,个人可以30秒钟免费申请一个社区,以什么样的主题都可以建设一个社区,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域名,可以像申请一个e-mail一样去申请一个社区。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网络化。
价值中国网:你刚才概括的这些是不是标志着互联网从很初级的门户娱乐状态进入了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很实用的一个阶段?
李明顺:互联网越来越多地与线下结合,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结合,这是互联网最本质的一个特点,就是说它不仅仅在传递信息本身,而更多地在传递一种社会关系,在传递人们的交易行为,在传递人们的一些现实行动,甚至它能够影响商务的行为。所以说互联网越来越多与传统信息结合我觉得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我经常跟人聊一个互联网的渗透率的问题,其实在中国很多地方的互联网还不够发达,很多地方的渗透率还比较低。像西北、新疆、甘肃等地只有5%,100个人里面可能只有5个人上网。互联网渗透率高的地方,比如北京已经达到了30%。互联网渗透率高的地方越能很好地跟线下结合。比如e-mail,如果十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在用的话,给人的感觉是这人有点显,但是有三四个人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不用就是感觉落伍了。互相之间就能够用互联网进行沟通,才能体现其中的价值。使用频率使用机会提高了价值也提高了,如果说用的人特别少的话就不能体现其中的关系,这样它的利用率就会降低。为什么说我们今天的手机费电话费越来越降低,其实总的成本没有变,而是因为用户增多了使用频率增多了。一样道理,交易的人越多了交易的成本也会降低交易的价值也会提高。所以说互联网的渗透率有时候能够影响很多人的行为,也就是互联网渗透率越高的地方跟线下结合越紧密。
而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是跟趋势走的。拿互联网广告来说至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最早的是门户广告,传统的品牌广告更像传统媒体,以显示曝光率的多少来评估价值的多少;然后是搜索引擎广告,目前像百度的搜索引擎的广告收益已是相当可观;将来是社区广告,随着社区的发展,网民和社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社区广告越来越体现其价值。
从网民的角度来说最有价值的营销是口碑的营销,比如你想买一个东西可以让你身边的亲朋推荐,而不去通过广告。在网上有很多人把他的消费意见发在网上,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个的意见领袖,这也就决定了好的东西越来越好,坏的东西会自然遭到淘汰,符合社区的本身的规律。
价值中国网:是不是可以这样来说,在未来社区广告会形成很大的一个流派一个类别?但是它的形态可能会变化?
李明顺:社区的value在这里,但是怎么去挖掘,怎么去营销,社区本身的这种规律怎么去让更多的人去接受,可能还需要探索。以前传统的理论和今天不一样。
当我们发现一个新的东西后,在线上第一反应就是去Search,然后是Action(行动),著名的4A广告集团电通公司就为此提出了一个营销的新理论,即:AISAS。
这个理论是说一个人的购买行为流程,首先是Attion(注意)到一个东西,然后产生Interest(兴趣),第三是去Search(搜索),第四个就是去Action(行动)去买,而买了用了之后就产生了第五个行为Share(分享),发表自己的使用体会,从而再影响其他人。事实上,在三和四之间,即Search和Action之间的大量搜索结果,正是过去的Share内容。每个Share都会对下一个Search产生影响。对于网民来所,要么是分享别人的东西,要不就是发一条东西和别人去分享,总之都与Share有关。
其实每天我们在新浪搜狐上看到的那么多的广告基本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我们可能第一个时间就会把它们屏蔽,所以大多数人第一个动作就就是Search。
价值中国网:这个对于电子商务很重要。具体来说社区广告社区形态是否意味着会划分得很细,它的盈利模式和传统不一样?
李明顺:不一样。我们刚才讲长尾现象越来越成为主流,个性化的网站越来越多,我们未来很重要的一种力量就是分布式的社区。我们的一个优势就是跟很多网站产生了关联,我们希望把这种许多的非中心化的网络结合起来串联起来。一个地方的覆盖率可能比较低,可能只有几百几十个人,但是把这个几百乘以十乘以百效果就不一样了。我们在今天作了一个营销平台。我们把我们网上的社区分成了二十多个生活圈,能够覆盖到四十万个网站,然后进行分类,包括车友的生活圈、影视音乐、高校类等。我们把四十万个网站的不同版块再进行技术的分类,把这六百万个版块进行一个分类的投放,可以形成一个类似分众的效果,具备互动性、精确性、覆盖面广的特征。
价值中国网: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可能印证你的一种观点,关于风险投资有一阵子特别热衷于像当当着这样的水泥加鼠标的模式,06年又特别热衷于blog、2.0的网站,但是后来到今年的时候,又热衷这种比如YesPPG、红孩子这种也是水泥加鼠标的模式的网站,这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说明互联网的深入程度也会大大地深入下去。按你的观点,电子商务的发展呈现出的趋势是不是最早也是一些很面上的东西,现在开始了一个细分和很专业的时代?
李明顺:你的几个电子商务案例非常地精彩。YesPPG是一个目录销售的模式,做很多广告,互联网是它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天其实很多大的BtoC网站活得比较难,但是小的BtoC网站会活得很好,专业的BtoC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资本市场、各个行业的认可。前段时间我们看到一个做钻石的网站,九钻网……我们看到专业的网站做得非常好,另外一些个人的小网站也很好,一些不大不小的精确定位的网站可能也会赢得很好的商机。比如一些卖化妆品的卖皮包的卖数码的,开一些网店都很成功,它们不一定能做成很大的商业模式,但是有很多办法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