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的背后,不是比谁更有创意、谁更出位,更有眼球。正如各种后现代艺术作品,你可能看腻了这种风格、也厌倦了那种模式,又怎么样?后现代艺术本来就是以个体为中心、去通约价值作为标签与特点的。
web 2.0已经出现了什么样的企业与商业模式并不重要,当然这对投资人很重要,重要的是在一个丰饶时代、一个平民化信息时代,如何去重新构建人与信息的关系、甚至是人与人的数字生态?这涉及到内容的原生、传播、参与、互动、价值实现等等在内的各个环节与层面。
具体说来,随着信息之爆炸、之下沉,需要更关注将发生什么事?是看黄色照片产生想了干点什么想法,还是看了老家的河流污染想去种几棵树?
拿myspace为例,有很多闲工夫的青少年用数码相机拍了这么多片子,总得干点什么吧,除了关在家里自己看之外?于是,myspace这类的东西就有了市场,它为这些人的信息发布与交流提供了平台。这背后其实还有一个“信息行动关联”的问题,即“看了什么之后干点什么”。
不能让人产生行动的信息,其价值是非常、非常有限的(除了知识性、新闻性、娱乐性之类的作用)。其极端现象,就是让人丧失思考、没有行动,象无脑儿般地上网,是为网瘾,公害啊。这正是互联网最被人们所诟病的,出现了“娱乐至死”这样的典型批判。
出路在哪?窃以为,还原信息作为思想与行动的中介地位、还原思想与行动的价值地位,更要还原人的主体地位,是出路所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巨大的机会。不管叫 web 2.0也罢,n.0也罢,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说“game over”或者“只是一个忽悠”,结论都下早了。不是吗?丰饶时代才刚开始,在过量信息轰炸之后,除了疲劳之外,人们更开始思考干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