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啊,握个手,你是我的好朋友!”那时候我们用这种游戏来引导小孩子,是因为小朋友刚开始的社会关系是一片空白,所以要找,需求一种“从无到有”的社会关系积累,但这种积累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人大了,还是少做这种事,尤其是你要把它当作毕生事业的时候。
所以,在互联网上想做“从无到有”的事,是可以的,但是只有少数人才可以做的。所以,“让互联网归于互联网”看起来像是很有钱、很有技术力量或者很有社会背景的人说出来的话,因为你要“从无到有”,要“找啊找啊找朋友”,还得一个一个地找。所以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麦田(蚂蚁网CEO)带着这种思维去经营必然“败北”。
从无到有的技术角度
再来让我们看看麦田经常提到的“校内网”,这里我并不知道麦田是否与校内网有暧昧关系,也不去猜测。至少我可以判断麦田并没有真正理会到校内网成功的道理,或许麦田是个很好的技术人员,能够很从容的从“抄袭和创新”中分析校内网在技术上的历史和发展,但那不是校内网成功的根本,当然从“麦田技术思维”分析那都是非常正确的。
在打算分析校内网之前,我简单搜索了一下外界对校内网的反映,发现能找到的资料虽然不多,但是,有几点分析说的非常好。校内网是典型的SNS网站,是中国的FaceBook,中国PV之王。根据艾瑞数据,则更加证明了上面的观点,校内网的日均访问量达到31.5,超过ChinanRen的7.2高出了4倍多,甚至比baidu的12.8也高了2倍多,这充分说明了校内网无论在功能的提供,还是细节的贴心之处都远远超过了ChianRen。大学生用户不仅仅喜欢登录校内网,而且喜欢停留在校内网站点上,把校内网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从技术角度来讲,校内网的成功之道首先是成功的复制。复制说来简单,实则很不容易,因为并不是要学皮毛,更要学精髓,甚至还要充分的本地化,适应国情。看看淘宝 VS.eBAY、QQ vs.ICQ,我们不能简单地视之为复制,而是充分的本地化。而校内网做了什么呢,在功能上充分吸收了FaceBook的好处,比如圈子、博客、相册等等。而渠道这一被传统互联网产品忽略的玩意,也被校内网做到了极致,据说全国有数千位“校园大使”,将互联网产品的推广和服务做到了用户身边,这就是中国特色。联想打败戴尔,不也就靠着覆盖到县级市的地面队伍吗?中国互联网行业总是过分强调创新,回过头来看看,成功的哪个不是有点Copy的影子?
独特的商业化模式,校内网封面醒目的可口可乐活动广告充分说明了与FaceBook的不同,也是本地化的一种体现。
“从有到有”的成功用户模式
“从无到有”的确只是技术人员才应考虑的问题,而校内网的成功在于“从有到有”,你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成功的“本地化”。在对校内网用户行为进行了解的时候我发现,校内网用户大多是去为了寻找很久没有联系的同学,而校内网还真让他们如愿了。所以,很多用户在进入校内网之后,就放弃了QQ。除此之外,他们还去寻找周围的朋友,但并不是以前完全不认识,可能是朋友的朋友或者是同学的同学。但他们所寻找的,无一例外的都是在生活中本身存在,而因为种种原因又“冷却”了的关系。怀旧是人的天性,所以校内网让他们“从有再有”的体验了一份真实。
我在分析分贝网的时候,发现从分贝网出来的歌星都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依靠“网络效应”而不断形成的网络极效应产物,所以它总能创造出从无价到“无价”的艺术。而校内网正好和它相反,校内网里面都讲求实名实地,寻找一种原本就存在的关系,让了解自己的人更了解自己,想了解自己的人了解自己,也让自己在互联网中,活得更加真实。
当然,也可以解释为从“网络极效应淡化”到“网络效应”再到“网络极效应”的过程。故友、老同学或者是校友通过校内网变的熟悉,再变成现实生活中的关系,这些都要比那些不认识到“不认识”要来的贴切。
校内网的成功就在于真实,“小有”到“大有”,并寻找用户的现实需求去推广。
这也是典型的用户模式。(詹鹏)
欢迎探讨 : Emsn: zhanpeng#vip.sina.com TM2008:121179317
江西站长群:13846690